
內容引用 2025 年發表於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》期刊的文章,討論腸道菌的組成可以透過影響植物多醣 — 石斛甘露聚糖 (DOP) 的降解來介導小鼠體內的抗腸炎活性。
DSS誘發結腸炎模型揭示腸道菌的代謝橋樑
Huo 等人利用 DSS誘發結腸炎模型 (DSS-induced colitis model) 系統性揭示腸道菌 (gut microbiota) 如何介導石斛甘露聚糖 Dendrobii β-1,4-mannan (DOP) 的代謝與抗炎作用。此研究首次在體內證實,DOP 本身不被宿主吸收,而需經 Vancomycin 敏感菌群代謝後轉化為具生物活性的代謝物,藉此改善腸道屏障與發炎反應。
研究主要發現
- 植物多醣 DOP 可以有效緩解 DSS 誘導的結腸炎
- 顯著降低體重下降與疾病活動指數(DAI)
- 改善糞便形狀與直腸出血
- 恢復結腸長度
- 降低 IL-6 與 TNF-α 等促炎性細胞因子水平
- 組織學分析顯示上皮結構完整、腸道屏障功能恢復
- 腸道菌群重要影響
- 透過抗生素干擾實驗確認腸道菌群的組成與 DOP 的療效有關
- vancomycin (一種針對格蘭氏陽性菌的抗生素) 處理後會完全消除 DOP 的抗炎效果
- 證實 vancomycin 敏感菌群為調節 DOP 代謝與生物活性的必要角色
- 發現關鍵代謝菌 — Bifidobacterium pseudolongum
- vancomycin 敏感菌種,可表達 mannan endo-1,4-β-mannosidase (EC 3.2.1.78)
- 此菌群特有的酵素可以將 DOP 分解成寡糖,再轉化為短鏈脂肪酸(SCFAs)
- SCFA 濃度與 DAI、IL-6、TNF-α 呈顯著負相關
- SCFAs 為抗發炎核心介質
- 乙酸(acetate)、丁酸(butyrate)、丙酸(propionate)在 DOP 處理的組別中明顯上升
- 這些 SCFAs 透過調控免疫反應與強化腸上皮完整性,構成 DOP 抗發炎的主要途徑
- 酵素誘導與代謝活性提升
- DOP 介入使腸道菌群中 EC 3.2.1.78 表達顯著上升
- 菌群酵素對 DOP 的降解能力增強,顯示出代謝適應性
- 此現象揭示「多醣-菌群-代謝物」的動態鏈結,是結腸炎調控研究的重要突破
- 臨床前研究的重大意義
- 關鍵菌株 B. pseudolongum 可作為潛在益生菌候選標的
- DOP 及其代謝產物具有發展為腸炎調控或輔助治療素材的潛力
引用資料:Huo, C., Zhang, X., Zhang, Q., Li, J., Zhao, W., Qi, S., Fung, H., Yang, W., Shi, X., Cheng, H., Chen, H., Ko, J. K., Tsim, K. W., Kwan, H., Li, L., & Han, Q. (2025). Vancomycin-sensitive gut microbiota mediate Dendrobii β-1,4-mannan degradation and anti-colitis activity in mice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, 323, 147052.
腸炎研究的黃金標準 — DSS 模型(DSS-induced colitis model)
Dextran Sulfate Sodium (DSS) 誘導結腸炎模型是腸炎研究中最廣泛使用的方法之一

DSS 模型特點
✅ 快速誘發腸道上皮損傷與發炎反應(5–10 天即可觀察變化)
✅ 具高度再現性,適合不同介入方式(如多醣、抗生素等)
✅ 可依濃度(2–5%)調整發炎反應強度,從急性到慢性階段皆可呈現
✅ 廣泛應用研究腸道菌群失衡、免疫反應與上皮修復機制。
TdB Labs DSS for Colitis — 高品質、可重現的實驗誘導平台
在科研領域中,實驗重現性是研究成果能否被驗證的核心。
TdB Labs 的 Dextran Sulfate Sodium (DSS for Colitis) 正是為此類研究打造的高品質誘導劑,透過 TdB Labs DSS 的高純度與可預測反應性,研究人員能準確重現動物結腸炎模型。
產品特色
✅ 平均分子量約 40 kDa
✅ 硫酸化程度穩定介於 16–19%
✅ 每批均附有分析證書(CoA),確保分子量、硫酸化度及含水率一致
✅ 在乾燥條件下可保存超過六年,溶液狀態亦具短期穩定性
✅ 依研究設計調整濃度(2–5%)與暴露周期,靈活模擬急性或慢性腸炎
TdB Labs — 定義結腸炎模型的科學標準
自 1970 年代起,Tony de Belder 博士在瑞典 Pharmacia 化學部門帶領研究團隊,開展 dextran sulfate 的結構與生物效應研究。研究成果確立了分子量約 40 kDa、硫酸化度 16–19% 的 dextran sulfate sodium (DSS) 為誘導結腸炎模型的最佳組成,為全球腸道發炎研究奠定基礎。
1991 年,Tony de Belder 博士創立 TdB Labs,將製程與品質體系標準化,提供高純度、高批間一致性的 DSS 產品,使 TdB Labs 生產的 DSS 成為國際公認、重現性極高的腸炎模型試劑,至今被廣泛應用於各大學術與臨床前研究中。